唯奉三尺之律,常怀戒惧之心
发布时间:2020-06-19 21:43
文章来源:一线聚焦
作者: 强小强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重大成果。法律的建立健全更好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狄更斯曾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诚然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让这个时代焕发出迷人的风采。但短频快发展步骤随之而来的还
有各类隐患,为保持社会发展平衡就更需要我们增强法律约束力量、信仰力量和道德力量,正确的对待与之匹配的物质生活水平,做到清醒有为。
近年来,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因缺乏法律意识而出现的各类匪夷所思的事情,如前段时间骑电瓶车小伙因闯红灯发生交通事故,在面对交警判定事故责任时,小伙竟问出“难道机动车就没有事故责任吗?毕竟我们骑电动车的是弱势群体,不应该保护吗?”。这种抱着“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观念,妄图去肆意破坏法律秩序。诸如此类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种“胡搅蛮缠”做法,现今也颇为流行。因此我们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只有“唯奉三尺之律,常怀戒惧之心”,才能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而民法典的颁布正是彻底解决这类问题的金玉良方,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典支撑,没有对法律的敬畏,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恐怕也是孤木难支。“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民法典的颁布也进一步的遏制了,这些妄图利用虚假示弱的言论和行为,来肆意破坏社会秩序情况发生。近日,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它系统的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看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们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法典。
然而雷霆万钧的利剑高悬固然或不可缺,但春风化雨的法律知识普及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它的普及和推广是必须的,我们一方需要采取更有效、更广泛的推广形式,通过创新多媒体融合,继续加强巩固现有线上线下的宣传模式。另一方面也需要树立榜样,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只有民法典实施得好,人们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唯奉三尺之律,常怀戒惧之心。知法守法,才是法律长效运行的有效保障,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只有将法律落实在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中,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古语有云“礼无不敬,法无不肃”只有发自内心的做到知法守法,自觉在行动中维护法律的权威,才能推动民法典的普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而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强小强)
责任编辑: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