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色产业”写好“摘帽”后半章
发布时间:2020-06-19 21:39 文章来源:一线聚焦 作者: 莫然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吉首市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市,2018年4月脱贫摘帽后,吉首市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大力发展黄金茶、白云贡米、金秋梨、黑木耳、丹青泡椒等绿色产业或特色产业,跻身“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行列。(6月8日,湖南日报)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只有把产业做大了,农业农村就大有希望。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撑下,许多贫困地区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发展有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不仅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当地整体脱贫摘帽和阻断贫困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瞄准“绿色”接地气。一个地区脱贫不返贫,需要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而这首先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农村的环境优势,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绿色的产业扶贫之路,助力农民高质量脱贫。比如,吉首市青干村2015年开始种植黄金茶,现在茶叶面积已发展到2674亩。2019年底,实现119万元分红,惠及全村125户建档立卡户。此外,在今年4月举办的2020中华茶祖节·第五届湘西黄金茶品茶节暨湘西黄金茶推介会上,吉首市获得“中国黄金茶之乡”的称号。不难发现,让产业扶贫与生态环保同向而行、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精准“造血”注生气。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只有明确了科学的发展理念、找到了适宜的发展思路,资金、政策才能激活贫瘠的土地。丹青镇的1000亩丹青泡椒苗已开始移栽;双塘街道大兴村200亩香菇和60亩黑木耳在疯长;涉及丹青、太平、河溪、双塘等乡镇街道,近2000亩迷迭香,正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可见,特色产业,为激活乡村发展注入生气,使其迸发出更多新的脱贫动能,这既成为包括吉首市在内各地推动产业扶贫的抓手,也是产业扶贫赢得群众认可的关键所在。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实践证明,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只要找准问题,靶向发力,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就一定能够为困难群众拓宽增收脱贫渠道。(莫然)

责任编辑:刘飞 点击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1057802431@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