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作家写中国,党员先锋作家“泥味”浓
发布时间:2024-05-14 15:58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 刘飞
当前位置: 主页 > 人物 >
 近日,中国作协会员,东莞市作协副主席,优秀共产党员林汉筠散文集《黔地行记》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个文学创作二级的东莞作家林汉筠,我从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走来,特别关注他。一是因为我们是世交,我的父亲与他是好朋友、好文友;二是他的作品丰富、高产;三是作为后辈常常读到他散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北京文学》等报章杂志的作品;四是作为他的“粉丝”,喜欢逛书店的我,一看到这个熟悉的“林汉筠”的散文集《百年听风》(云南大学出版社)、《大雁高歌》(中国文联出版社)、《喊魂》(敦煌文艺出版社)、《岭南读碑记》(中国书籍出版社)及小说集《侵蚀的天空》(中国文史出版社)、诗集《手捧春天》(甘肃文化出版社)、《遇见红水河》(花城出版社),必然纳入我的课外读物。

 除此之外,我经常听周围人评价,作家林汉筠的作品被推介到牙买加、新西兰、法国等国家,并译成多种语言。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子,我在最近读完《黔地行记》,在此谈点粗浅的体会和看法。

 作家林汉筠的《黔地行记》具有新时代的乡村“泥味”,新视野的历史“思考”,新土地的浓厚“土味”。可不?《黔地行记》中记录:元宵节“黄龙翻腾出人海,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炸龙”;六月六的 “请龙滚水典龙身,得雨许下龙神愿”的“舞水龙”。土家歌舞、薅草锣鼓、摆手舞、花灯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可惜,我没有实地感悟,只能在《黔地行记》中领略。

 新时代的乡村“泥味”

 2021年10月,湾区都市的林汉筠受命赴黔参与东西部协作工作。“从东莞出发,辗转十几个小时,当汽车缓缓地停下时,已是夜幕降临时分。心心念念着那张照片,没来得及跟接车的同志打招呼,就按图索骥,走进了那幅‘水彩画’中。德江,就这样以夜的方式拥抱了我”(《黔地行记》)。在德江县工作半年,他利用节假日,行走山寨、深入村落、探访吊脚楼、体验民族风情,感受黔地乡土生活,搭建东西部文艺交流平台。

 作家林汉筠“很土”,说自己是泥土和山里“成长”的孩子。因此,乡土的大爱与真情是他的“印记”。有时在保持着“呢味”时也满身地散发着一个新时代的“黔味”,将探访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运用“莞味”呕心沥血地写着“泥味”的精彩故事。

 右二为作家林汉筠

 东莞日报记者沈汉炎在《学习强国》平台发表文章,客观地评价《黔地行记》:“该作品集以‘那山’‘那水’‘那人’书写对象,用厚重而灵动的文字,介绍了土家山寨、乡村舞台、洞佛寺、枫香溪、古纤道的独特之处……在挖掘德江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向外界推介宣传了德江——那里,有一个辽阔而深刻的精神世界。”

 本土作家秦全忠动情地评论《黔地行记》:“岭南作家林汉筠通过解读黔地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全新的视角、岭南作家的视野,讲述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精彩故事。”

 我借一个知名记者对《黔地行记》的评价而言:“这是一部现场感、历史性特色鲜明,且‘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诗性散文集。”

 新视野的历史“思考”

 林汉筠擅长于思考。在挂职的短短半年,以自己的专长,以“莞味”感染贵州省德江县,强化莞铜两地的协作。

 到德江后,经过考察、调研和思考,把德江的傩戏文化与岭南文化作为代表莞德两地文化交流的载体,以历史的“思考”,让两地文化协作、互补,在交流、碰撞中与时俱进中提升和发展。《黔地行记》的引子《一张照片的诱惑》中有印证:“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傩戏。在稳坪镇一家小院里,傩艺师用‘文武两式’演绎,张扬又不失神秘,夸张又不失写实,粗犷又不失细腻,诙谐又不失庄重。后来,又在这里看了诸如‘上刀山下火海’‘开山红”’等‘武式’表演,看得人惊心动魄。傩面具、神案、傩戏、傩技等等, 这些大山赋予的文化瑰宝,作为奉献给世界的独特见面礼,经过千年演化转变,已成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黔地行记》的《潮砥之砥》,讲的是北宋田秋的故事。面对倾落九天的波涛,望着矗立如柱的三座峭山,田秋喊出“砥柱诗”来,让世人多了个“三门峡砥柱”之谓。

 田秋在封建社会里,办考场、开学宫,人才辈出,直追中原,让他激动不已,便又一次拿出临行时家乡父老赠送的羊毫,像一个点兵征战的将军,卷起战袍,爽朗一笑,铺开宣纸,写下著名的《椅子山》:“中天积翠郡城东,棨戟森严卫学宫。绝顶 浮屠谁与建,人文从此更豪雄。”

 田秋以书生报国的方式,把黔中砥柱的词语,留存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之上。

 作为“文化使者”的作家林汉筠,多次奔走于东莞与德江之间,以新视野的历史“思考”,将德江傩戏的历史文明推向现代文明的东莞,让相距1200公里的莞德两地实现历史与新时代链接,资源共享,文化共融,产业共兴,“思考”执行、落地。其间,作家林汉筠组织策划当地文学创作交流活动10次;协助策划大型改稿会;推介打造当地网红村寨;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媒体发表莞铜协作帮扶干部的风采事迹300多篇。同时,作家林汉筠在莞铜两地组织文艺家交流4次。

 作家林汉筠将挂职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留给德江最珍贵、最历史和最现实的“思考”礼物,特别令人感动。

林汉筠走在调研的路上

 新土地的浓厚“土味”

 作为一名在校学子,但从学校的社会实践中深刻了解和体会,当前的农村与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汉筠以岭南作家的新视野见证新土地的浓厚“土味”,将德江“那山”“那水”“那人”,运用厚重、灵动、可感、可视的文字“活”起来;将德江那土家山寨、乡村舞台、洞佛寺、枫香溪、古纤道,土家歌舞、薅草锣鼓、摆手舞、花灯、傩戏、哭嫁、赶场……以朦胧的手法拉近拉近到我的面前。

 《黔地行记》的《土家山寨数星星》描写高山之巅的星星,映照回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的年轻人,发人深思。作家林汉筠把两个回乡创业的青年比作土家山寨的“星星”,他们身上的光芒,正照亮着山寨:“曾经贫瘠而又闭塞的土地,通过乡村振兴而焕发出新的生机,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这是文坛流行的评价。

 《黔地行记》的《赶场》:“茶叶摊,有二十来家,多以卖湄潭绿茶为主……剃头档,有十来个。我楼下当街一个,黑沙坝路口有三个,其他 角落各居了一两个……卖锄头、镰刀、铁锹等农具的不多,好像只有两三家,摆在茶叶 摊边一角。竹编的箩筐、斗笠的摊档,像冬天的茄子藤,萎缩在一个角落,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似的。红辣椒、山梨、山葡萄、饼干、果脯、点心、麦芽糖这些摊档,见缝插针摆了起来……成衣摊档,占据的位置相当好。摊档上竖着两排铁丝网,上面挂满各式各样的衣服、裤子,鞋子、袜子则堆在摊台上……熟食档,设在老井四周。这口老井建于哪一年、润泽了多少代勤 劳勇敢的德江人,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井盖已封,留下两个出水口,纯 正的山泉水成天哗啦啦地流出……用背篓驮来土豆、花椒、旱烟、土鸡蛋,驮回一双合脚的胶鞋、一个精巧的皮包、一件漂亮的衣裳、一套厚实的棉窝,与摆在墟场的青菜、熟食、粮油、日常用品、农用工具构成了墟场的繁荣。 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整个墟场,少见收现钞的。每个摊位上都有一两个二维码,像大都市商场的扫码购物。即便是那些摆在地上卖青菜的老人,胸口也挂了块牌子,叫你扫码即是。在信息化时代,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偏远小巷、小墟场,先进交易模式已同频共振了。”这“土味”与这“码图”与“广味”一样吸引人、 感染人、打动人……

 作家林汉筠有着开阔的视野,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将历史的文明与新时代的新质发展有机结合。有如《黔地行记》的《客串“古村28 渡”》,写汽车走进“悬挂”在山崖的公路时,“猛然看到窗外如利斧削过一般的层层群山,一片片轻柔如纱的薄雾,在对面梯田间、山花间、树丛间流动,柔和飘渺,凝重而又弥漫。迷迷蒙蒙云雾中,突然一道白练似的高速公路……”

 在黔挂职半年,时间短,任务重,除了本身的帮扶工作外,作家林汉筠他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用在查阅资料、钻研当地文化和潜心创作上,印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泥味”,印证着“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周度 广东财经大学 2024年5月于广州)

责任编辑:刘飞 点击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