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发布时间:2021-10-30 21:07 文章来源:央视美丽乡村一线聚焦 作者: 刘炳栋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几百年来,山东诸城流传着一种经典传统技艺——密州酿酒工艺。它是一代代密州人历经沧桑、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是中华农耕文明所孕育的酿酒文化的一份子。2014年,潍坊市非遗保护机构将其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密州酿酒传统酿造工艺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酿造品牌,贯名齐鲁,走向全国,成为生产性保护非遗的典范。

       酒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生发出诸多与酒相关的故事,酒与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有关,与地域文化、自然条件也相关,因此,地域文化决定了每个地区的传统酒类。密州酒是鲁酒的代表性品种,其香型上的独特而兼容的特点,与齐鲁文化的包容、醇厚的特性是一致的。密州酒已经成为诸城人的一个故土情结、时代情结和文明情结。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诸城凉台出土的汉代《庖厨图》画像石是现已出土的、最早反映酿酒全过程的图画资料。密州酿酒,古称密州烧锅。因其香气浓郁直沁肺腑、余味无穷,而被民间广为传颂,称为“北方神曲”。其传统工艺技法独特,内涵丰富,酒味异香,人间称奇。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赫赫大名的舜帝生于一个叫诸冯的村庄,也就是现在诸城市潍河北岸的诸冯村。在诸冯村内,有一口千年古井。是年轻时的舜带领人们挖成的,既是方便村里的人饮用,也用于取水酿酒。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苏轼酿的酒低而不淡,戏称“薄薄酒”,对此,苏轼还借酒助兴,写成一篇《薄薄酒》:“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熙宁九年中秋夜,苏轼登超然台赏月,畅饮密州美酒而诗兴大发,作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此密州美酒成千古绝唱,名扬四海,万世流芳。

       据考证:宋之前为发酵酒;宋之后开始蒸馏白酒;宋元时期为密州烧锅。至清代,酿酒技艺已渐成熟,酒业旺盛。1944年,滨北专署集7家烧锅于一体,成立山东诸城酒厂。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建国后,成立国营诸城酒厂。自此后,密州烧锅传统技艺得到了完整地保护、传承与创造性运用,形成了全面、系统、渐序、严谨、内涵丰富、极具特征的酿酒工艺流程。其传统制曲被千年延用;精细操作被称为“酒中之魂”得以发扬;选料配料秘诀,奥妙无穷;酿造流程严格遵循粮必精、水必甘、器必洁、曲必陈、贮必久、工必细、管必严的千年酒规。严密精细,一丝不苟,匠心酿造,始成美酒。(本网记者 金英勤 刘炳栋 赵洪志)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酿酒车间凉渣拌曲工序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装甑蒸馏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密州春粮食原酒生产车间一角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原酒酿造凉渣工艺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原酒酿造机械凉渣工艺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原酒酿造拌曲工艺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原酒生产现场

密州酿酒 非遗传承

责任编辑:刘飞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