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培训中获益
发布时间:2020-10-25 21:07 文章来源:一线聚焦 作者: 谢勇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一线聚焦讯(谢勇“熟悉经典文学文艺应该是深入现实生活的同时,创造新文学新文艺的前提和动力!”。10月24日,绵阳市文联组织各县市区文联和高校文艺群团社团组织在游仙区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理论培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温芬,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马培松到会作动员报告。四川大学博导张放教授,川内外知名文艺评论家李立博士现场授课。


 
       温芬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持续团结和引导社会文艺工作者讲好家乡故事、传递绵阳声音、弹奏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动人旋律,彰显绵阳色彩、抒发绵阳情怀,为打造中国(绵阳)科技城和中国西部现代化强市作出新贡献。为此,要提升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思想引领与扎根群众相统一。立足伟大的新时代,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培养优秀文艺人才,进一步多出和出好让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马培松指出:要准确认识和把握政治定位,把新思想作为工作定盘星,学懂弄通,指导文艺创作实践。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地位,把握社会主义文艺前进发展方向,夯实文艺阵地建设管理。以人民为中心,坚守艺术理想,保障创造新转化、创新再发展。自觉担负起团结引领责任。尊重劳动创造、艺术个性,团结引领新兴文艺组织和青年文艺团体,创作一批在全川、全国有影响的好作品。要提高文艺质量,搭建好网络文艺平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安全极端重要责任。

       川大博导张放教授结合川北的历史与地理文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都江堰文化、道佛文化、李杜文化、剑南文史、金沙遗址、三星堆文化,包括:嫘祖文化、大禹文化,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薛涛与元稹,以至巴金、沙汀、张秀熟、马识途、艾芜,还有三苏祠、文昌、邓禹平、流沙河等区域文化关联。张放认为:江源文明成就了巴蜀文明,以都江古堰为典型代表的水文化灵魂,让我们记住了乡愁,留住了乡情,显示了华夏民族的多样包容和现实浪漫。


 
       李立博士结合自身多年经历,重点谈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观”,认为要“因情而评、因理而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文学批评到文艺评论新转变。其中:整体观思维必不可少,知识结构一定要丰富。以人民为中心,要讲究人的感性、艺术感性和文字感性。坚持文字清新、道德向善、审美追求。评论要永远注重现实,因为生活是什么样子就决定了要写什么,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决定了怎样去写,对作品的熟悉决定了写作水平高低。
 

责任编辑:admin12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