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不出市㉗】关节“反转”,73岁娭毑摆脱“肩”熬
发布时间:2025-08-29 06:41 文章来源:央视美丽乡村一线聚焦 作者: 刘炳栋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 >
 “我终于能抬起胳膊了!”术后康复训练时,73岁的彭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过去的半年里,她因为肩关节持续疼痛,连穿衣、梳头这样再普通不过的动作都成了难题,夜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大骨科主任唐新桥和骨科一区主任刘忠的联合主刀下,一台高难度的反式肩关节置换术顺利完成,让彭奶奶重新找回了“抬手的自由”。

半年病痛,步步受限
 

 彭奶奶回忆,这半年来,她几乎放弃了所有需要抬手的动作:衣服只能家人帮忙套上,头发不敢自己打理,甚至端碗、拧毛巾都异常艰难。为了缓解疼痛,她尝试过药物治疗、功能锻炼,但收效甚微。经过多方咨询,她来到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一区求助。
 

 完善影像学检查后,结果显示:彭奶奶的左肩肱盂关节已是重度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严重磨损,肱骨头出现明显病理性改变。
 
 医生解释:“关节就像车轮里的轴承,软骨就像润滑油。软骨健康时,关节运动顺畅无痛;一旦磨损严重,骨头直接‘硬碰硬’,就像干磨的轴承,不仅越来越卡,还疼痛明显。到这个阶段,光靠药物或理疗,关节已经恢复不了,只能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来解决。”

 

专家联合主刀,挑战高难度

 但彭奶奶肩袖肌腱损坏严重,常规的人工关节置换治标不治本,难以恢复手臂抬举功能。唐新桥、刘忠以及科室副主任陈校明组织手术团队经过充分讨论,决定为其实施反式肩关节置换术。

 手术当天,唐新桥、刘忠带领蒋锐中、黄加强、熊炜等团队成员,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从清理病变组织到假体安装,每一步都精准细致。经过2小时的努力,假体顺利植入,术后影像学复查显示位置良好。

 术后第二天,彭奶奶在科室护理团队和康复师指导下轻轻抬起了手,折磨数月的疼痛终于消失!

 什么是“反式肩关节置换术”?肩关节是个“球窝结构”,肱骨头是“球”,肩胛盂是“窝”(见图a)
 
 常规置换在原位更换球和窝,反式置换把“球”装在肩胛骨一侧,把“窝”放在肱骨端,结构“反转”过来(见图b)

图a:在正常肩关节肱骨头旋转中心和三角肌力臂

图b:反肩置换术后改变旋转中心位置,减少剪切力,增大收缩力

      这样一来,肩部活动就不再依赖已经损坏的肩袖肌腱,而是由三角肌来完成发力。哪怕肩袖大面积撕裂,患者依然可以重新抬手、完成日常生活动作。
 
 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和湖南省临床重点学科,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在关节外科、创伤、脊柱、运动医学等领域一直处于区域领先地位。
 
 近年来,团队不断突破复杂关节置换与重建技术的瓶颈,为更多像彭奶奶这样的患者,带来生活的自由和希望。
 
 我们反转的,不只是一个关节,更是患者生活的方向。(熊 炜 陈沁沁 彭秋香报道)

责任编辑:刘炳栋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