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
该校采取坚决有力举措,预防和控制肺炎疫情在校园的发生和蔓延。1月22日,该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王丛军为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各年级负责人为组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打响疫情“阻击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详细的防控实施方案,封闭校园北门,加强人员值守,采取24小时值班制;利用QQ、微信、短信等多途径开展正面宣传引导;安排专人进行排查、了解、上报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安全情况;安排专人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不留死角;配备电子体温检测仪,安检组对校园进出人员及时进行安检,并做好登记。党委成员一直坚守校园阵地,靠前指挥,加强疫情防控的检查指导,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全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沉一线,志愿服务暖人心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该校5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纷纷挺身而出,下沉到20余个社区和村,在社区、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工作人员做好疫情宣传、居民体温检测;做好路口值守和交通疏导,加强车辆的检查,劝阻居民莫串门、不聚集,尽量少出门,提醒居民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室内消毒、通风,做好自我防护;积极参与社区、村的消毒消杀工作,协助工作人员做好疫情资料建设;挨家挨户对武汉返乡人员、发热病人等情况进行摸排登记,做到测量体温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断一天;协助转运病人,为居民买药、送生活物资……他们在微信、QQ、电话交流的,都是如何帮忙解决某个问题、咨询哪里可以找到某样物资,工作常常到深夜。他们的任务在不断加重,却没有一丝怨言;身体虽然疲惫,信念始终坚挺!
98年的女教师熊樱子,2019年秋招聘来的,寒假回农村玩,因为疫情被隔在了农村,面对汹涌的疫情,她主动领受任务,积极参与村的消毒消杀工作。22岁的小姑娘,每天背着50斤的喷雾器,在两里多长的路面、四五百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消毒,她说:“那么多医护工作者都奋斗在一线,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在安全的后方,所以我也应该配合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疫情防御工作作贡献。”
四十多岁的女英语老师吴小兰晚上在微信朋友圈说:“抵抗疫情,人人有责!步行上万步,挨家挨户登记排查!希望这次疫情早日过去,祖国大地处处太平安康!”
党员李文杰,自疫情发生后就一直在新宇小区卡口值守,有时晚上还值夜班。2月24日在卡口值完白班,晚上他又服从学校安排,带领学校22名党员干部在寒夜中,给周胜塆片区居民发放海南儋州人民爱心捐赠的儋州鸡,周胜塆片区共居住着五百多户,接近两千人的居民。“一定要在今天把所有的捐赠物资发放到位,不辜负海南人民的爱心与关怀!”他一声令下,所有人迅速行动,直到晚上十二点左右,终于把所有的捐赠物资全部发放到位!
夏拥军、江小燕、金哲、胡威、彭严松等多名老师坚守社区半月有余。吴全新老师在接官厅社区包保25户,戴建新老师在接官厅社区包保20户,何佳辉老师在建苏社区包保33户……
志愿者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温暖着老百姓的心,为老百姓们筑起一道防护城墙。老百姓们纷纷表示:“红安县职教中心志愿者的服务真贴心,有他们在,我们更安心”。
扶贫工作队,不忘初心再出发
该校有2支扶贫工作队,一支驻守在七里坪镇福德桥村,一支驻守在七里坪镇莲花背村。2月2日以来,6名扶贫工作队员不忘初心再出发,一直坚守驻点村,变身抗疫先锋,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
驻莲花背村第一书记吴碧波同志曾郑重承诺:“一纸政令,我们驻村工作队,赴抗疫防疫一线,无条件听令,无条件服从,无条件奉献,无条件战斗在抗疫前线,将坚决完成防控任务,守护村民生命安全,疫情不除,我们扶贫工作队绝不收兵”。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驻点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一起谋划疫情防控工作;在村张贴宣传标语、横幅等近100余条,挨家挨户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预防指导手册》;每天背着大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提醒村民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尽量不出门,不走亲访友,不聚集抹牌;上门为村民检测体温, 询问有关发热、咳嗽等情况;协助村委摸排武汉返乡人员并做好登记;晚上还打着手电筒敲着铜锣进行执勤,全天候疫情防控不放松;驻守农村卡口,守好进村的“大门”;积极参与村里捐款活动,援助村委购置防护物资;帮村民购买生活物资和药品,然后一一送到他们手上,被村民们戏称为“贩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真正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该校电子专业老师陈义新也是驻村工作队中的一员,他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免费为村民们维修电器,村民们有电器坏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老党员占取胜,今年59岁,女儿女婿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无赖把刚满2岁的小外甥送回娘家七里坪农村,占取胜家中还有88岁患老年痴呆的父亲,其老伴一人在家照顾一老一小,但他一直坚守岗位,协助村两委做好当前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吴碧波同志,身患高血压,什么事都冲在最前面……
在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严防死守下,至今,这两个扶贫驻点村都没有出现一例肺炎病例。
红安县职教中心隔离点:守护安全传递爱
2月11日,红安县委、县政府将红安县职教中心列入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返乡务工人员集中隔离点。接到任务后,该校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任务分工和要求。在部署会上,党委书记、校长王丛军特别强调:“此次在校隔离的人员都是援建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返乡人员,是为“抗疫”作出贡献的最美“逆行者”,全体工作人员要竭尽全力为隔离人员提供最好的隔离条件和最暖心的服务,让隔离人员无后顾之忧地隔离,安心度过隔离期。”
自2月13日隔离人员入住后,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主动做好服务。后勤保障组同志会把新鲜食材足量采购回来,并注意营养搭配。宿舍管理组的同志提前在微信群了解了隔离人员吃饭要求,哪些人需要大份,哪些人喜欢重口味,哪些人不能吃辣……都一一做好登记,用餐时每个隔离人员都会在房间门口拿到属于自己的营养盒饭。通过3个微信群24小时关注隔离人员的状况,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有的人说药没有了,有的人需要肥皂,有的人说需要拖鞋……,王昊等同志都一一记下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帮他们办妥。有些返乡务工人员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进行隔离,情绪有些激动,不停地在群里发牢骚,王高红等同志就耐心细致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安全保卫组的同志分白班和夜班轮流值守,全心全意守护着隔离人员的安全。其中有个隔离人员刚来的头2天心情不好,晚上10:00还跑到宿舍大门口,吵着要回家,曾城等同志就耐心细致地给他做工作,后来听说他饿了,曾城连忙跑去拿来2桶方便面让他泡着吃,最终把他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消毒组梅望生等同志每天背着50斤的喷雾器对房间进行消毒,一趟下来全身汗透……晚上11:00,接到乡镇的电话,说凌晨1:00要安排12人入住。凌晨1:00,当被送来的隔离人员在寒夜中看到接待的工作人员的那一刹那,他们也湿润了眼眶……头3天,霍佳、吴建伟、戴建新、吴全新等值晚班的同志根本就没合过眼,等他们把凌晨来的隔离人员安顿好后天就亮了,然后他们又继续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他们表示:“我们辛苦点不要紧,职责所在,把隔离人员安顿好了就好。”
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工作下,隔离人员的情绪慢慢平复了下来,开始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在这期间,红安县职教中心隔离点经常收到红安县防控指挥部调配过来的物资,有水果、牛奶……,这些物资全部由外省无偿捐赠。学校马上安排专人把这些物资分发给隔离对象,令隔离人员感动不已,微信群里面“共产党好”、“感谢全国人民”、“全民战疫,红安必胜”“工作人员辛苦了”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隔离人员观察期满,由医生开具相关证明给予了解除,他们在走的时候都会由衷地对工作人员道声谢谢,感谢工作人员多日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隔离点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所有的隔离人员已安全回到家中。这次经历将让他们终身难忘,这份爱和感动将永存心间。
现在,疫情防控处于胶着状态,红安县职教中心将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压实责任,落细落小,筑牢疫情防控战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红安县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职教力量!(通讯员:梁小友)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1057802431@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